发布房源 关于我们 登录 注册
南区马岭社区在行动,脏乱差地块变身“标准田”
发布时间:2025-11-28 17:02:53

“之前这里是卫生黑点,不仅杂草丛生,更是垃圾乱堆。”11月26日下午,66岁的李德其站在田边,抬手指着眼前的农田说。如今,这块田地已然有了全新的模样,“现在田埂整齐,也没有了乱七八糟的杂物,看着就舒心!”

李德其口中的这块田地位于南区街道马岭社区长寿街旁,面积有6亩,当地人称“六亩箍”。记者看到,“六亩箍”昔日杂乱无章、边界模糊的田埂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如棋盘格般规整划一的田块。新翻的泥土呈现出深褐色的光泽,几条浅窄的沟渠笔直嵌在泥垄之间,积着清浅的水,将土地分割成大小均匀、轮廓分明的矩形。



“六亩箍”旧貌换新颜。记者 缪晓剑 摄

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李德其说,他小时候这里曾是稻田,丰收时节是一片金黄景象。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,这片稻田渐渐荒芜,留在社区生活的居民便开始在空地上零星种菜,随意搭起简易棚架,堆放农具杂物。废弃的桶装容器、生活垃圾也在这里出现,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杂乱不堪。下雨天,积水和垃圾混作一团,散发出难闻的气味,成了蚊蝇孳生的温床。李德其家正对着这片田地,“很多蟑螂、蚂蚁、虫子,到处都是。”

转机出现在今年10月。以“百千万工程”为契机,马岭社区党委决心啃下这块“硬骨头”,集中火力开展清理行动。清理行动中,南区街道相关部门和马岭社区以及共建单位的党员干部、志愿者率先垂范,带着铁锹、扫帚等工具分片作战,集中清运积存垃圾、铲除丛生杂草、清理乱堆杂物。看到党员干部们顶着烈日清理垃圾,不少居民也主动加入进来。

但清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马岭社区党委书记杨焕伟说,部分居民已习惯自主耕种,对清退已种作物存在抵触情绪,甚至还有人在他们清理时出来反对。“我就找了几个比较有威望的村民,跟他们把美丽田园建设政策、环境改善益处、地块改造蓝图都讲清楚、讲透彻,让他们做‘明白人’,再去帮忙做群众工作。”杨焕伟接着说,“找对了人,这个人说几句,群众就听进去了。”

起初,马岭社区计划推行“责任田认领+积分制管理”模式,但当地块从“脏乱差”变为“标准田”后,居民们的想法发生了转变。看到党员干部们为维护这片整洁而持续付出时,许多村民被触动了。“你们把地搞得这么漂亮,我们都不忍心了。”在村民讨论会时,一位村民对杨焕伟坦诚地说出了大家的顾虑,“我们要是自己种,难免又各自搭棚、插竹竿,三五个月后,很可能又变回老样子。我们不想看到你们那么辛苦,到时候还要来帮我们收拾。”人群中,有村民建议,由村集体对农田进行统一发包。这个建议得到了众多村民支持。


整治一新的“六亩箍”与社区完成外立面改造的民居相得益彰。记者 缪晓剑 摄

“目前,已经有两个意向承包者联系了我。”杨焕伟说,他们计划把“六亩箍”和隔壁的农田一起发包出去,让这9亩农田统一种植农作物,同时可以穿插种植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,既保住耕地性质,又能提升美观度,还能增加一些村集体收入。环境的改善也带来了新的希望,杨焕伟展望道:“我们最终是想通过打造美丽田园,把社区搞漂亮,然后发展文旅经济,让村民在家门口也能增收致富。”

杨焕伟透露,通过“三资”平台,他们已对下辖马岭村、龙环村的闲置土地及物业资源进行统筹整合与高效发包。依托山水林田草自然禀赋,他们成功引进江畔营地、华尊房车营地、天王星生态园3个特色营地项目,推动58亩闲置土地得到有效盘活,项目租金总年收入从24万元提升至55万元,直接带动村集体租金收益增长及居民就业增收。

如今,站在长寿街上望去,整治一新的“六亩箍”与完成外立面改造的民居相得益彰。先前搬出去住的居民,看到社区变漂亮后,已有人准备搬回来。

推荐农房
火炬开发区丰盛路24亩文旅项目招商
房间数:0 房屋面积:16130㎡
面议
©2025 美丽乡居 版权所有|粤ICP备13033288号-15